以“两文”内外兼修,走好新时代酒店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7日 22:13 信息来源:ssdjd 阅读次数:
【字体: <

以“两文”内外兼修,走好新时代酒店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党的二十大对旅游酒店业实践指导意义浅析之二


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及酒店业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穷到富的历史性转变。三十而立,是时候需要对过往和未来做出历史性总结和思考,对自省、自觉而自立,自主、自信而自强做出历史性回答。

早期,我们学习借鉴别人的模式起步,把国际化常挂在嘴边,一再说要和国际接轨、遵循国际惯例如何等等,这样的提法总是把自己摆在边缘化、学生的位置。深入、辩证地想,长此以往,就会从潜意识到显行为忽视与淡化自我,对自我和自信必然会迷失而迷思。


新时代我国旅游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精准回应了新时代我国旅游及酒店业发展的时代之问,呼应了人民日益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之盼;指明了我国旅游及酒店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指出了文化与文明两条腿走路、是走好现代化之路的必然要求。

酒店文化求异。酒店文化的价值功能在于求异,是酒店产品服务根本及内在实质的建设论。一代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是我们生活所依靠的一切,是一个社会过日子的方式。以这样的视角与思维来探讨文化在于旅游及酒店中的本质应用是恰如其分的。

文化及其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实行文化应用的差异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表现和规律性要求;从旅游的角度来看也应当实现文化的这种差异性,旅游消费的真谛及根本价值意义在于经历差异,体验差异,享受差异

演绎应用好酒店产品服务的文化实质,首当其冲的是要有文化自信与自觉。中华文化无论体量与品质内涵,世界上难有与之相比肩的。所以,无论是做宏观层面的旅游业也罢,还是做相对微观层面的酒店业也好,开发应用我们国家的文化,大有可为,也应该大力作为。一直以来,我们简单学习模仿他人,对自我文化的认知与把握呈现为一种迷失状态。近些年来虽有所为,但方兴未艾,如何进一步发扬光大、实现对自身文化应用的充分自信与自觉,还任重道远。

酒店文明求同。酒店文明的价值功能在于求同,是酒店产品服务质量与外在特征的表现论。文明是通行世界的规则精神,是放眼四海而皆可的素质要求。

一些日子以来,我国出境游有一个鲜明的印象是“很土豪”,让全世界的人皱着眉头迎接财神,在于某些接待国的国民看来,中国游客是“会行走的钱包”,但除了钱以外,对其它方面似乎并不欢迎,甚至闹出过拒绝接待的尴尬。

中央文明办曾经公布的不文明旅游行为现象有:随处抛弃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撸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争抢拥挤、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在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闹;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嘻戏、玩笑,不尊重当地民俗;大庭广众之下脱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翘“二郎腿”,毫不掩饰地剔牙,睡衣外穿;脏话连篇、举止粗鲁专横,缺乏基本社交修养;在不打折扣的店铺讨价还价,强拉外国人拍照、合影;涉足色情场所、参加赌博活动;不消费却长时间占据消费区域,吃自助餐多拿浪费,住酒店带走非赠品,享受服务后不付小费,贪占小便宜等等。

凡此种种,虽是对旅游行为主体所作的看待,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辩证地提示了我们需要推出什么样的文明供给。作为身处旅游需求供给侧的酒店人,要充分认识到酒店产品服务所要实现的文明供给,其内涵与范畴何其丰富,包括规范标准、质量层次、安全可靠、卫生保障、法则通用、方便人性、礼貌礼仪、审美表现等等。

总而言之、概而论之,做好新时代的酒店业要“文化求异”与“文明求同”两相共济、同行并施。立业如同立人,殊途同归而同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走好新时代的酒店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之路,需要文化与文明内外兼修,方能自立自强,行稳致远。


快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