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集团文化>正文
流芳溢彩春秋史,缤纷瑰丽山水间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2日 49:33 信息来源:ssdjd 阅读次数:
【字体: <

流芳溢彩春秋史,缤纷瑰丽山水间

——写在“中国首家赏石文化主题酒店”诞生16周年之际

 2005年11月28日,山水大酒店荣获“中国首家赏石文化主题酒店”,至今已逾16个年头。

酒店大堂赏石瑰丽绽放

毛泽东主席在《贺新郎·读史》中,用短短十几个字,极其凝练、诗意地概括了人类进化的漫漫长路:“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人类“小儿时节”,所处的原始社会是石器社会,石器社会何其漫长,依次经历了旧石器、中石器与新石器三个阶段,延续了数百万年。脱离原始的石器社会,人类步入文明社会,文明社会亦可冠名“后石器社会”,后石器社会延绵至今也不过几千年。

硅化木石头案几摆件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所走过的路,其实是一条“石头路”,前数百万年,茹毛饮血、筚路蓝缕,是在石头上“磨”过来的;后数千年至今,步履大地、栉风沐雨,其实还是“走在石头路”上,只是更多地走在风化的石头积淀上。

由此可见,石头是人类、人类社会及一切万有存在的物质根本,是大承载与大前提。石头是构成地球的物质圈,无此前提,地球不存在,其他星球乃至星系宇宙亦复如此。所以,石头物质根本的价值意义,亘古不变、永恒不朽,与星河天地同辉,与浩瀚宇宙共存。

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品鉴赏石

石头的物质根本为一切生命体的生养繁衍提供了终极价值。人类及所有生命体的繁衍演化都离不开石头,构成生命体物质元素的终极源头在于石头的风化及化合产物,生命最原始的孕育温床及元素摄取最初始的途径与根本介质是石头的风化物及化合物。在何其漫长的演化进程中各生命体对元素汲取吸收的转化媒介、触达途径、直接间接、属性成分、化合构成等不同,进而导致了各自演变样态及结果的不同,从而形成了缤纷繁复的生命形态与种类,最终繁衍出了生生不息、万类荣茂的大自然。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中国古贤大哲所讲的“天人合一”可谓至伟、至真、至理,这也就为“赏石文化”的终极追问作出了回答,刻画出了这一文化形态的终极原点。

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赏石指导工作

其次,石头的物质根本为人类发展及物质应用提供了基础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发展的一路来,其实是石头应用手段发展演化的史诗进程,早期的原始社会,人类对石头只会简单、直接的物理应用,所以社会发展形态是典型的“石器社会”。而进入“后石器”时代的文明社会,对石头的应用,在物理应用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化学应用,增进了淬炼、提取、分解与化合等多样性手段。

“人民艺术家”秦怡品鉴赏石

正是因为极大地丰富了应用手段,人类才摆脱了对石器工具应用的依赖,社会形态才得以脱离低级的石器时代,步入更高级的阶段。但是这种对石头应用的变化是变相而不变本,石头应用的根本性及基础价值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恰恰是这种应用相态的改变与多样,为石头由单纯的实用性进而丰富与升华审美性提供了可能,“赏石”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才得以真正意义上衍生发展,繁荣开来。

欧洲赏石协会主席威廉·本茨(Willi Benz)一行鉴赏奇石

华夏民族是世界上终极追问“人天关系”、“空天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最早、成果最丰富的民族,由此形成了诸多的学问流派与文化现象。“赏石文化”是其中流光溢彩、芳泽千秋的文化现象之一,《史记》、《周礼》、《道德经》及《论语》等典籍均有记载,历朝历代文人雅士赏石佳话轶事层出不穷,写石、画石、藏石与品石等掌故不胜枚举。

新时代,习总书记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奋力“两争一前列”的新时代江苏地质人,我们要以此为根本遵循,既要做到以我们的学识素养,着力石头地层的“质”,开发地质应用新篇章;也要做到以我们的文化素养,着染传统赏石文化的“色”,焕发新光彩。

矿物晶体

南京,雅称“石头城”;地质人,最懂石头的人。当下,繁荣“赏石文化”正得天时、地利与人和。

一花一世界,一石全世界。出将天外,化作星河;又入相到人间,菩提花开,华彩世界、缤纷山水。

石中皇后:雨花石

快速入口